什么是实证主义哲学??

2025-04-20 03:24: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实证主义是19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同一时代,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早期流派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反对黑格尔那一套不着边际辩证法推导,而是继承了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认为只有经过实际证明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而哲学就应该建立在这些知识之上。
所谓“人们永远无法证明一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实际上是在实证主义之前就存在的命题,哲学术语叫“休谟难题”,说的是个别的实验无法证明普遍的真理(即,一个实验即使成功了一百次一千次,也不能说是证明了某一必然真理,这里有着逻辑上的巨大断层)。由于实证主义是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所以同样面临经验主义困境,即休谟难题的困扰。只要休谟难题没能解决,我们就永远不能说我们通过实验掌握的科学理论有什么必然性,即无法证明任何一个理论的真理性。

回答2:

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一)实证主义原则
  孔德实证哲学的核心就是实证原则。他认为实证哲学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实证(Positive)一词在孔德看来应包含有六种含义:(1)现实的与空想的对立;(2)有用的与无用的对立;(3)确实的与虚构的对立;(4)正确的与暧昧错误的对立;(5)建设的、肯定的与破坏的、否定的对立;(6)相对的与绝对的对立。孔德认为科学知识就应该是这种实证的知识,实证哲学就是要找到达到实证知识的原则。孔德的实证原则概括起来有:
  首先,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和基础。科学知识之所以是确定的,精确的,是因为它们来自经验。科学知识的有用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一知识的典范。
  其次,反对讨论经验之外的抽象本质、第一因等问题。孔德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的认识能力只能限制于经验范围,而永远达不到那些超经验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如果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这些问题上,是一种纯粹的理智和时间的浪费。对于传统哲学中所讨论的形而上学问题,应该置之不理,不予讨论。把这些问题留给神学家们去想像,留给形而上学家们去作繁琐的论证吧。
  再次,知识的相对主义原则。孔德认为人们的知识仅仅是经验的,我们既不能知道这些经验的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究竟怎样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因而知识只能是相对的知识,而不是绝对的知识。孔德认为人们的理智是软弱的,认识的手段是不完全的,所以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知识。他指出追求绝对的知识总会伴随使用神学的虚构和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
  (二)规律来自经验
  孔德强调知识来自经验,他认为在经验现象之间还存在一些规律,科学就是要正确地发现它们。在孔德看来,规律就是经验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而决不是事物的本质。这些关系是在同等条件下的不变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诸如,摩擦生热、化合和分解、繁衍和进化等,这些都是规律,科学就是对这些规律的观察和描述。孔德认为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简便,也就是把复杂纷繁的现象简化为规律,像把多种多样的引力现象简化为引力定律一样。
  孔德还指出,科学是对规律的认识,但科学只说明规律的存在,而不能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规律。因为“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超经验的东西,人们是无法知道的。所以他认为科学只研究怎样(how),而不研究为什么(why);科学只描述经验现象,而不能说明原因。
  (三)科学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各门具体科学不过是这个有机体进化过程中分化出来的部门。从横向看,各门科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纵向看,各门科学又是有时序的进化,相互之间具有因果依存关系。所以孔德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各门学科的杂乱堆积,而是由各门学科纵横相通、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而这一科学整体的基本精神就是实证精神。实证精神是统一各门学科的基础。

回答3:

实证主义认为自己的理论不依据‘抽象推理’,而是完全依据实证的、确实的事实。实证论认为自己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超乎二者之上的。认为自然科学家能够而且应该撇开哲学,硬说主要是‘事实’。实证论的特征把经验和科学了解成主观的感觉的总和,否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科学的作用被降低为记载事实,而不是解释事实。法国哲学家孔德被认为是实证论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