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形及地貌
从局部地形可以看出,下陡中缓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较大时,在坡积层中或沿其岩面易发生滑动。
二、其他因素
1)地震、爆破及机械振动等可能增加下滑力。振松土体结构,易于渗水;同时也减小土体内抗剪强度。
2)由于切坡不当,破坏坡脚体支撑部分,失去平衡而下滑。如坡脚处开挖路堑挖去坡脚等,须应特别注意。
3)人为地破坏山坡表层覆盖,引起渗入作用加强,易促进坡体活动。
4)人为地破坏了自然排水系统,如设计的排水设备布置不当,或泄水断面太小,引起排水不畅或漫溢乱流,使坡体被浸湿等。
5)人为地浸水,如将滑坡外的地表水引入滑坡区内作为灌溉之用,或高位水池排水管道、渠道漏水,都可加速滑坡的活动。
6)堆载,如在坡体上修造建筑物,施工中的弃土堆放在坡顶附近,都可能破坏坡体的平衡,造成滑坡。
三、滑坡勘察要点
(1)滑坡勘察应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地质背景、性质及其危害程度,分析滑坡产生的主次条件和滑坡原因,并判断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
(2)滑坡地区勘察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其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其比例尺可根据滑坡规模选用1:200~1:2000.当用于整治设计时,其比例尺宜为1:200~1:500.滑坡地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
1)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山体地质构造。
2)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滑坡的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的可能性。
3)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及变迁情况。
4)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
5)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像。
6)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
(3)滑坡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线、勘探孔的布置应根据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种类、性质和成因,滑动面的分布、位置和层数,滑动带的物质组成和厚度,滑动方向,滑带的起伏及地下水等情况综合确定。除沿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及滑体外尚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床转折处,应设控制性勘探孔。注册岩石工程师挂靠价格, http://www.jy1898.net/news/show505.html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