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加踏勘的刘先生介绍,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此次地面自然塌陷出现“天坑”的硐底镇一带,和2008年3月出现“天坑”的该市江安县红桥镇五阁村一带,相距20多公里,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此次出现地面塌陷形成“天坑”,初步分析是地下溶洞引发的小型岩溶塌陷,是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但进一步的结论及处置措施,要待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定。
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王拥军称,形成塌陷的原因比较复杂,地下水过量抽取、长期的干旱等都有可能引发塌陷。
昨日傍晚,记者发稿时从长宁县政府获悉,由于26个“天坑”造成的岩溶塌陷,影响到方圆0.6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保证周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省市专家考察后,目前已初步划定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范围,确定了112户、在家的290人,需要避让灾害进行转移。
该县国土部门和硐底镇政府,已给地质灾害涉及区域的每家每户发了一张“明白卡”,上面写明了地质灾害的注意事项,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