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男女的身份地位,都是不对等的。甚至,在中国古代,掌握权力的男性,会以拥有老婆的多少,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权利。特别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他们的妃子往往都是成百上千的。据历史记载,晋武帝的妃子足有一万人之多,然而晋武帝只活了55岁,两万多天而已。
除了晋武帝,康熙的老婆也不少,在册的就有66位之多。秦始皇的妃子也不少,在打败六国后,所有的妃子都归秦始皇所有了。中国古代属于“一夫多妻制”,享有最高权力的皇帝,为了黎民百姓,多生几个后代,也是对江山的一种稳定。然而,古代皇帝死后,众多的嫔妃却要面临被殉葬的命运,光殉葬的方式就有三种之多。同时,嫔妃殉葬的三种方式,也暴露出帝王家的无情。
看过宫廷剧的朋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宫妃子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但凡能上位的宠妃和皇后,手上多少会有点不干净。后宫妃子之间的尔虞我诈,可谓是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演绎到了极致。再加上,皇帝的妃子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而能被皇帝宠幸的,却如凤毛麟角一般。皇宫里,又会定期补充新人,所以,处死几个无关紧要的妃子,皇帝是不会发现的。
生活在后宫的妃子,只有少数人,能被皇帝眷顾。大多数人,只能在里面,担惊受怕,熬时间罢了。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记述了古代妃子在宫中的生活,有妃子三十六年,都没有见过皇帝一面。对古代皇帝而言,她们只不过是凑数而已。然而,这“凑数”却是,生是帝王家的人,死是帝王家的鬼。封建时代,皇帝一旦驾崩,他生前拥有多少财宝、嫔妃,死后,也是要拥有财宝和嫔妃。
所以,古代皇帝在驾崩后,会让一些嫔妃跟着殉葬。殉葬制度是很残酷的,有用动物陪葬的,也有用兵马俑做陪葬的。然而,嫔妃殉葬的方式,却是最惨无人道的。光殉葬方式就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自尽”。皇帝死后,一部分妃子会被赏赐三尺白绫、毒酒之类。若殉葬的妃子不想自尽,就会由太监动手,将其击杀。这种殉葬方式,相对其他两种,比较人性化,可以选择死亡方式,是上吊,还是喝毒酒。
第二种殉葬方式,则比较有技术性了。工作人员会用一种具有麻醉效果的药,将用来殉葬的妃子麻醉。然后,趁其昏迷的时候,通过切开的伤口,将水银灌入到她们的头颅和身体当中。随后,再将伤口缝合。水银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被麻醉的妃子很难再醒来。并且,水银还能保存她们的容颜。
第三种殉葬方式:坑杀。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战神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大军。殉葬的执行人员,会将名单上,还不知情的嫔妃,带到地宫之中,然后突然关闭地宫。一直到,她们因为缺水断粮,活活憋死为止。这种殉葬方式是极为残忍的。若在进地宫之前,有妃子强烈抵抗,执行人员则直接将其打昏,或者击杀。
怪不得大诗人白居易,他会在《后宫词》中留下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不管是选择第一种殉葬方式,还是第二种,以及被迫接受第三种殉葬方式,对于古代的嫔妃们而言,她们的一生,从入宫时,便已经注定了。现实中的我们,以后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将源于今天的努力和决定。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步,都关乎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