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

2025-04-20 04:35:4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八种情况: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交通肇事的处罚标准:逃逸是要看事故现场的损害程度来确定具体的处罚的。如果只是轻微的剐蹭事故,那么由于您的逃逸行为是会对事故复全责的,此外则会触及行政处罚罚款。但如果出现伤亡后逃逸,,您将会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判定标准如下:(1)对逃逸的当事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因逃逸致使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死亡,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3)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4)车祸逃逸者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逃逸致人死亡的,对于60周岁以下公民,农村户口赔偿435080元,城镇户口赔偿819500元。如果发生事故赔偿金额超过几万或者几十万,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后需要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回答2: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未及时报警,逃避责任,逃避处罚,隐匿证据弃车逃离现场或者离开现场就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