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二首⑴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⑵,拣折长条插酒楼⑶。
便作在家寒食看⑷,村歌社舞更风流⑸。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⑹,树头新绿未成阴⑺。
儿童急走追黄蝶⑻,飞入菜花无处寻⑼。[1]
注释译文
词句
注释
⑴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⑶拣:挑选、选择。长条:指长柳条。
⑷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原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⑸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深,深远。
⑺头:树枝头。花落:一作“新绿”。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⑻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⑼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
[1][2][3]
白话译文
其一
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第二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