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匈奴部分
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族消灭,剩余一部分南下到河套地区,成为羌胡,另一部分西逃往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羯,匈奴的一部分,公元4世纪灭绝。
2、东胡部分
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拓跋部入主中原建立北朝,其余部分演化为吐谷浑和柔然;柔然建立汗国,后被突厥击败,主体向西迁移,在东欧形成阿瓦尔人,余下的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3、契丹部分
契丹建立辽国,其后被女真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建立西辽,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蒙古建立了辽阔的帝国,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其主体一直生存至今,即现代的蒙古族。
4、突厥部分
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曾归柔然统领,后灭亡了柔然,建立了大帝国。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5、回鹘
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之后回鹘汗国与唐帝国关系良好。回鹘国内衰败后,向四周迁移,曾在宋朝时于甘肃新疆一带建立黄头回纥部落以及高昌王国,后来分别归降西夏和西辽,在与南疆的土著居民融合后,形成今天的维吾尔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牧民族
1、匈奴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2、东胡
东胡是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是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3、乌桓
“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4、鲜卑族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
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
5、柔然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别部的一支。
当时中原正经历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
柔然主要游牧范围大体为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核心区在今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
匈奴
先祖是夏朝王国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 余下的匈奴约四十万人并入鲜卑。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
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的一小支匈奴,进入辽东半岛。
北匈奴西迁康居,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目前蒙古国仍有8%的男性(16万人)带有匈奴人的Y染色体。
鲜卑
源于东胡别支,秦、汉之际匈奴灭东胡,乌桓、鲜卑并受匈奴役属。汉武帝败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南迁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一部分(拓跋部)则南迁至大泽(呼伦贝尔草原)。
内迁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 西秦;秃发氏曾 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终于统一北部中国。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浑迁到青海统治羌人,直到唐初才为吐蕃所灭。
内迁鲜卑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鲜卑汉化尤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汉姓后称元宏)改革最为激进。后虽有反复,但降至隋唐,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
胡人 是指中国古代汉人称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不是一个民族。
柔然
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有的学者认为拜占庭历史上的阿瓦尔(阿哇尔)人,即是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人。而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逐渐融合于突厥、契丹部落之中。 南迁柔然人,大多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被同化于中原汉族之中。从河南洛阳、山西雁门、代郡等地闾氏、郁久闾氏、茹茹氏、茹氏等一些姓氏,证实其先祖确系柔然人。
契丹
建立过219年辽王朝的契丹民族,自明朝以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这一直是一个令史学家困惑的历史之谜。
大辽 耶律留哥建国后依然归附蒙古帝国,成为其藩属,1270年元世祖撤藩,东辽正式灭亡。
女真
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遂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