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探明的铂族金属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表1-4、表1-6)。其中,四川铂族元素资源集中分布在康滇地轴带及龙门山地区,以钒钛磁铁矿及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共、伴生组分形式出现,除少数矿床(杨柳坪、核桃树)因铂族元素规模较大或品位较高做过铂族元素普查评价外,其余多数矿床仅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作过少量的分析查证及赋存状态研究。因此,总体上铂族元素资源评价和研究程度较低。四川铂族元素矿产截至1987年底统计有产地20处,其中有大型矿床1处(正子岩窝);中型2处(杨柳坪、协作坪);小型3处(丹巴石锅棚子、会理核桃树、米易新街);矿点4处(会理打矿山、青矿山、红格、盐边冷水箐);矿化点10处(米易白草、安宁村、攀枝花
云南省探明了储量的铂族元素矿床12处,截止1999年底累计探明A+B+C级储量12.729吨,D级60.742吨,尚难以利用的储量28.799吨。其中最重要的是弥渡的金宝山,其次是牟定的安益。
在吨位-品位图解中(图1-1),金宝山处于最高位置,即品位和吨位均最大,如果降低平均品位,其储量还可有所扩大。总体上,品位与吨位的相关性不显著,一些品位还比较高的矿区其储量不大,如探明储量不足1吨的核桃树其平均品位可达1g/t以上。除了白马寨和大红山(这两个均是伴生矿床且位于扬子地台西南部铂族元素成矿带的最南段)之外,其他矿床均位于一个吨位变化较大而品位变化不大的“框”内。
表1-6 我国西南四川和云南的铂族元素探明储量
图1-1 我国西南部地区铂族元素矿床的吨位-品位关系图解
我国西南部地区铂族元素的勘查工作近10余年来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的工作相对较少。四川铂族元素矿床具有矿床产地众多、成因类型齐全的特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因类型均可与国内外著名的铂族元素金属矿床相比较。不仅有传统的岩浆型铂族元素金属矿床,而且有热液型、外生型铂族元素矿床新类型的发现,实属我国铂族元素矿床的聚宝盆。通过对四川铂族元素金属矿床的找矿评价与研究工作,已发现并评价了一批具有工业价值的铂族元素金属矿产地,总体上具有矿床成因众多、类型齐全的特点,其主要矿产地及成因类型如下:
1)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其中,铜镍型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杨柳坪、大岩子、打矿山、青矿山、核桃树等。该类矿床可与国内的金川、金宝山,国外的诺里尔斯克矿床相类比。铬铁矿型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高家村,与国内的大道尔吉、罗布莎,国外的布什维尔德等矿床类型类似。钒钛磁铁矿型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新街、攀枝花、红格、白马、石棉大河坝(?)等,与国内的安益、大庙等矿床类型类似。
2)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热液作用形成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在四川不是很多,但在不同的铂族元素矿床中可以有热液作用成矿的显示;如杨柳坪、大岩子、石棉大河坝等。其成矿机理可与美国的怀俄明州、内华达州的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
3)外生型铂族元素矿床。此类矿床目前在四川、云南发现得不多,尚未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地,但已发现的南秦岭地区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矿化当属镍钼型;并可与湘西北地区镍钼型铂族元素矿床、贵州织金含铂(族)镍钼矿床、遵义含铂(族)镍钼矿床,加拿大育空地区黑色岩系中的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