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化学物质能和汗反应变色(红色和黑色与青绿色最好)

2025-04-15 14:21: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汗液的成分99%是水,固体成分不到1%;这种固体成分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氧化钾、尿素等

汗量较少时为酸性, pH值会降到5左右, 汗量一多就会有偏碱性的倾向, pH值会变到8.
出汗量会改变pH值, 与汗水中的碳酸氢离子浓度有关. 汗量越多, 汗水中的碳酸氢离子浓度越高, 因此汗水的pH值也会上升, 变成偏碱性. 健康人皮肤表面的pH值为4~7之间, 大致保持在5以下的弱酸性, 这对于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生长有正面的功效.

都是百度百科找的,就把这些东西理一下吧。
首先100毫升汗液里究竟有什么? 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其比重约介于1.002~1.003之间,pH值4.2~7.5。NaCl约为300毫克/100毫升。 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然后NaCl肯定是中性的。重点是后面三个,尿素,乳酸,脂肪酸。
乳酸是糖类的分解产物,人体中浓度基本不会变的。
“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乳酸是疲劳物质之一,是身体在保持体温和肌体运动而产生热量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我们身体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分。血液按照需要把葡萄糖送至各个器官燃烧,产生热量。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丙酮酸,丙酮酸和氢结合后生成乳酸。如果身体的能量代谢能正常进行,不会产生堆积,将被血液带至肝脏,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热量,疲劳就消除了。”
再接着是脂肪酸,脂肪酸是可以构成脂类的。
脂肪酸太复杂了,是一大波有机物的总称。。查了半天查不懂
但是查到了这句话:
“酮体(acetone bodies)是脂肪酸在肝脏进行正常分解代谢所生成的特殊中间产物”
原来脂肪酸也是在肝脏处分解的啊。。由于是C,H,O构成的,那肯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再接着就是尿素了,尿素溶于水是呈弱碱性的。是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在人体中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
可是这个代谢过程,不是直接产生尿素的。而是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先代谢为含氨废物,这个废物是有毒的!!
而这个含氨废物在肝脏处转换为尿素。。
“尿素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人体内的浓度在每升2.5至7.5微摩尔之间),最后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量尿素由汗排出。”
“生物以二氧化碳、水、天冬氨酸和氨等化学物质合成尿素。促使尿素合成的代谢途径是一种合成代谢,叫做尿素循环。此过程耗费能量,却很必要。因为氨有毒,且是常见的新陈代谢产物,必须被消除。肝脏在合成尿素时,需要N-乙酰谷氨酸作为调节。”
“含氮废物具有毒性,产生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即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脱去氨基的过程,该过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脏中转化为尿素,不含氮部分转化为糖类或脂肪等)过程。大多数生物必须再处理之。海生生物通常直接以氨的形式排入海水。陆地生物则转化氨为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鸟和爬行动物通常排泄尿酸,其它动物(如哺乳动物)则是尿素。”
原来这就是肝脏排毒的部分原理啊!!!为什么高中生物不把这个知识点纳入教材呢?感觉很有用啊
所以汗液呈碱性能说明肝脏排毒能力强,能尽量的把有毒的含氮废物合成为尿素,同时分解乳酸的能力强,分解脂肪酸的能力也强。
不知道我这样分析对不对,有学生物的JRS吗?求指教指教
PS:好像说,汗液中脂肪酸含量多,会导致狐臭!腋臭患者腋窝等处排泄的汗液中的脂肪酸比普通人高,呈淡黄色,较浓稠。脂肪酸达到一定浓度,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臭味。

以上绝大部分资料摘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