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国家能源局开始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到2013年全年密集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管理、并网及补贴办法,无论从媒体新闻上还是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反应上,不可谓不火热。
尽管如此,但作为一直致力于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中的业内人士却深知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身在其中虽有当局者迷之嫌,但还是想把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自身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有所帮助。
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几个要素,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几个要素的满足情况来分析推广中遇到何种问题,是否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1.发电成本:
这里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泛指满足自发自用比例、单个并网点在6MW以下的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从几千瓦到几兆瓦不等,单个项目容量越小,单位造价越高;
但即便是兆瓦级的大型分布式项目,LCOE(度电成本核算)也基本都在0.8元/kwh左右,相比光伏发电时段(早8点到下午4点左右)工商业正常用电加权平均价格(0.7~0.9元/kwh),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即便加上国家给予的分布式补贴0.42元/kwh,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很高,投资收回年限基本都在6~8年左右;
尽管经历了前些年的大幅成本下降,7~10元/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造价相对还是较高,要想在国内推广,成本的继续下降是光伏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要靠晶硅体系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也要靠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带来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高的发电效率。当然,新一代薄膜电池技术也是一大亮点,如何解决商业化生产上的问题,以成熟技术示人,以更高的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是我们所期待的,不过这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