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有王爵封号的王爷,都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2025-04-20 03:34:2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古代王爷自称“寡人”“孤”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古代王爷是皇帝的叔叔,或者兄弟,古代王爷一般有封地,是要在封地守土的。

扩展资料:

最佳答案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王”分成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西晋武帝封宣帝孙永为东莞郡王,始见郡王之称。后世开始沿袭设置。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于王。唐皇太子、诸王与亲王之子承恩泽者皆封郡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爷 (中国封建时代封号)

回答2:

都是自称本王、小王或者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