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可以宁心安神、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和胃消积。
含羞草的药性主要是甘、涩、凉。药用价值主要是用于宁心安神、清热解毒。
临床上多用于吐或者泄、失眠,还有目赤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等。
有时候也可以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
全草(含羞草):甘、涩,凉。宁心安神,清热解毒。用于吐泻,失眠,小儿疳积,目赤肿痛,深部脓肿,带状泡疹。 根(含羞草根):涩、微苦。有毒。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用于咳嗽痰喘,风湿关节痛,小儿消化不良。
【傈僳药】捏慈莫:全草治感冒,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带状疱疹《怒江药》。
【阿昌药】尼刹摆茄:治感冒,小儿高热,胃炎,神经衰弱《德宏药录》。
【傣药】牙对约(西傣):全草治小儿高热,神经衰弱,全身水肿《傣药录》、《滇药录》、《滇省志》。短喝嗯(德傣):全草治神经衰弱,失眠《版纳傣药》。
【景颇药】苗火:全草治神经衰弱,失眠《滇药录》、《滇省志》。苗火,害羞:全草治风湿,失眠《德宏药录》。根配伍治吐泻《德傣药》。
【佤药】多楷岩,日楷:全草消热利尿,止咳化痰,安神镇痛,子宫脱垂《滇药录》、《滇省志》。【壮药】腊来,怕羞草,虾巴牢:全草治遗尿,夜多小便,小儿腹泻,神经衰弱,小儿疳积,跌打内伤引起的尿漏,癔病《桂药编》。
【哈尼药】藤点藤希:全草治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肠胃炎,神经衰弱,泌尿系结石,跌打肿痛《哈尼药》。 [2]
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有微毒,对于长期接触或服用,可致皮肤细胞中的毛囊衰败,从而引起头发、眉毛变黄,甚至脱落。含羞草具有一点毒性,千万不可单独服用,需配合其他药物一并使用。此外由于含羞草碱的缘故,还会引起白内障和生长抑制。而人食用含羞草也会引起毛发脱落,因此,不宜室内种植含羞草。
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形状似绒球,开花后结荚果,果实呈扁圆形。叶为羽毛状复叶互生,呈掌状排列。大约在盛夏以后开花,头状花序长圆形。花为白色、粉红色,花萼钟状。具有化痰止咳、宁心安神、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1.化痰止咳
含羞草能止咳化痰,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多数患者在用药后症状能明显减轻。此外,含羞草还能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时可以把新鲜的含羞草叶子捣烂以后外敷。
2.宁心安神
配酸枣仁、远志等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3.消肿止痛
含羞草能消肿止痛,也能调节神经功能,对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此外,含羞草还能治疗跌打肿痛,平时人们受伤以后,可以直接把新鲜的含羞草捣碎制成泥状,然后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每天换药一次,能让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消退。
营养价值
含羞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等成分,还含有含羞草碱、含羞草碱o-β-D-葡萄糖甙。叶含类似肌凝蛋白的收缩性蛋白质。种子含油约17%,性质类似大豆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另含不皂化物质,主要为甾醇。
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