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过程

2025-04-10 02:35: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转变角色,明确责任
从入学报到开始,同学们在形式上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但是要从本质上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很多人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仅要看到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且要看到社会对你的期望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你已经从一个未成年人,一下成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杰出人才的预备队,社会在赋予你的期望的同时,也交给了你沉重的责任,社会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你的肩上。因此,同学们应尽快调整自己,明白与大学生身份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尽快进入大学角色,明确责任,承担重任,才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第一,要有使命感。要从不自觉的角色转变为自觉的角色,明确意识到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并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第二,要有责任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大学生在知识更新、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明白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深刻理解在我国具体国情条件下“发展才是硬道理”。第四,要有自觉性和创新精神。要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加倍努力,汲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2.正确评价,悦纳自我
很多同学在入学后,感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各方面的表现不如以前了,原来的优越感没有了,认为自己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不再优秀了,丧失了在大学争先创优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需要大家在新环境中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找到自信。
第一,应当看到入学后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相对下降以及表现不如以前突出,并非个人因素所致,而是环境发生了变化,比较的对象不同以往,没有必要丧失信心。第二,要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由于原来的学习条件、环境不同,存在差异是自然的。在大学里各种条件相同,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弥补自己过去的不足,迎头赶上。第三,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作客观的评价,做到自知之明,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发挥。第四,不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不提过高要求,避免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过大,以形成悦纳自己的积极态度。
3.加强修养,确立自信
每个大学新生都可以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所以应继续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所不可比拟的长处。如有的同学书本知识扎实,有的同学实际动手能力强;有的同学口才好,善于交际;有的同学有文采,笔头功夫好;有的同学在体育、文学、文艺等方面有特长。大学里大家的目光并不只盯在考试成绩上,只要你有一方面的出色,并把它展示出来,就能博得大家的欣赏,从而获得信心和动力。
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并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一靠教育,二靠实践中的自我修养,而外在的教育必须依靠内在的修养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品质。进行自我修养,首先遇到的是正确认识自己。怎样认识自己呢?意识比较法,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特别要与自己条件相同、相似的人比,更要敢于同强者比,以实现取长补短。二是体察法,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三是成果分析法,了解自己活动的实际效果来认识自己。四是交流法,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认识自己,在交往中真实表现自己。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这样可以经常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有助于自信心的确立。保持自信,不仅在顺境中,更要在逆境时相信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