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卷烟厂的成就经验

2025-04-12 22:24: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淮阴卷烟厂之所以于1989-1992年跌入了历史的最低谷,关键原因就是“八五”初期,由于对市场判断失误,未能及时加大技改投入,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主产品几十年一副“灰面孔”,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痛定思痛,1992年,淮阴卷烟厂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素质入手,以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实施科教兴厂。
1992-1998年,淮阴卷烟厂累计投入技改资金5.6亿元,使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跨上了新的台阶。先后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卷接设备9台套、翻盖烟包装机6台套、全包烟包装机3台套,使年卷烟生产能力由26万箱上升到40万箱,翻盖烟生产能力达到24万箱。企业还投资2000多万元,对“七五”期间引进的制丝线进行了改造,使卷烟制丝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稳定了产品质量。
淮阴卷烟厂对职工素质教育一贯比较重视,1983年,专门成立了教育科,每年都由教育科牵头有计划地对新聘用的中层干部、新招聘的大学生、转业干部、在职转岗的职工进行培训。自1992年,培训的密度进一步加大,全厂提出实施“人本工程”,对全体职工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技术业务培训。
科教工作对淮阴卷烟厂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淮阴卷烟厂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员素质的提高,保证了先进设备效能的有效发挥,解决了好设备与低素质的矛盾。
1992-1995年,根据市场需要,淮阴卷烟厂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滤嘴烟的比例。卷接包机组的成功改造,使滤嘴烟的比例由1992年的54%上升到1995年的100%,1995年实现利税4.07亿元。产品单箱销售收入则由1993年的1763元增加到1995年的3221元。
1996-1998年,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翻盖烟的比例,由于形成了9台套进口高速生产线,翻盖烟的生产比例由1995年的12%上升到1998年的60%,1998年,淮阴卷烟厂实现利税7.12亿元,比1995年翻了近1倍,单箱收入则上升到5594元。 1992年以来,淮阴卷烟厂呈现的最大变化,就是全员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淮阴卷烟厂认识到,不坚持市场导向,不坚持以销定产,势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被淘汰,因此,企业一直把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作为大事抓好。
1、卸掉计划束缚,确立以“追求市场最大化”作为经营根本指导思想。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淮阴卷烟厂实施了市场南移战略。实施这个战略可以说是淮阴卷烟厂50年历史上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期以来,特别是跌入低谷以来,淮产烟市场主要局限在江苏苏北地区。苏北地区人口虽较多,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苏南地区消费水平在全国都是较高的,淮烟提出实施市场南移战略,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苏南市场的开发,拉动和提高产品结构,从而保证企业效益的快速增长。市场南移战略实施后,由于措施得当、方法有效,苏南地区淮产烟销售从1995年的不足1000箱,猛增到1999年的近9万箱。
2、按照市场适销原则,制定产品经营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淮阴卷烟厂按照适销对路的原则,制定了“停滞、限平、扩畅”的经营策略。即停掉市场滞销的,限制市场平销的,扩大市场畅销的产品。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淮阴卷烟厂停止生产市场滞销的产品。对“大运河”,虽然市场处于平销,但由于仍有一部分忠实的消费者,便立足于改造。1993年,新改造的“大运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销量有所增长。对于市场畅销的“罗曼蒂克”、“一品梅”等产品则适度地扩大生产。1992-1996年,“罗曼蒂克”销量增长迅速,1995年销量达8万大箱,成为江苏地产烟中销量最大的品牌。
3、将干部职工的思想转变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为新机制的建立打好基础。观念的更新是最大的更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要彻底更新全员观念将是一个漫长过程。没有全员的思想转变作为基础,企业按照市场导向确立的经营方针将很难有效实施。因此,淮阴卷烟厂一直重视狠抓全员的思想转变,持续不断地抓好干部职工的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和形势任务教育,并通过逐步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促使全厂干部职工真正确立了市场经济观念。 淮阴卷烟厂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决胜在市场,成败在内部”。1991年8月,在淮阴卷烟厂陷入历史最低谷、举步维限之际,新调整的领导班子针对内部管理的混乱状况,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大刀阔斧地对“用工、人事、分配”三大制度进行改革,使淮阴卷烟厂换来了新天地。
1996年以来,淮阴卷烟厂自加压力,勇于创新,追求高标准,在全厂开始推行ISO9002、ISO10012和现代企业标准三大体系,并相继于1997年、1998年、1999年通过了权威认证机构的确认。淮阴卷烟厂成为全省同行中第一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全省工业企业中第一家全部通过三大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全国同行中也居于先进水平。三大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淮阴卷烟厂内部管理开始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轨道,并且带动了企业其它管理上水平提高,如三大体系建立不久,淮阴卷烟厂的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分别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三大体系的建立成为淮阴卷烟厂50年发展史上最辉煌的管理成果。
     
在淮阴卷烟厂50年发展史上,“华新”、“玫瑰”、“罗曼蒂克”、“大运河”、“一品梅”是规模最大的五个牌号。其中最为成功的两个牌号是“大运河”、“一品梅”。这两个产品可以说是淮阴卷烟厂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牌。比如“一品梅”自1991年底正式投放市场,到1999年,不到9年时间,已累计生产45万箱,为淮阴卷烟厂历史上年均产量最高的牌号。1999年它的销量将达17万箱,是江苏地产烟中销量最大、效益最好、发展最迅速的产品,于1998年度评为“全国卷烟优等品”第二名,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名优卷烟”,畅销于包括江苏在内的沿海地区市场,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代表了淮阴卷烟厂50年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