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其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在动画角色设计领域有机融合唐代艺术元素,可以开拓设计思维,丰富作品内涵,对提升作品整体呈现效果也有着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动画角色设计中唐代艺术元素的融合情况展开分析,在剖析其文化内涵和意义的同时,提出多种实践策略,以求进一步提升动画角色设计效果。
唐代艺术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创新应用
公务员期刊网
一、引言
动画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质上是文化形态与艺术理念的融合。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质量。面对当前社会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积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在提升动画作品表现力、丰富作品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逐渐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唐代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其与现代文化产业融合,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在动画角色设计领域有机融合唐代艺术元素,可以开拓设计思维,丰富作品内涵,对提升作品整体呈现效果也有着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动画角色设计中唐代艺术元素的融合情况展开分析,在剖析其文化内涵和意义的同时,提出多种实践策略,以求进一步提升动画角色设计效果。
二、唐代艺术元素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意义
其一,提升动画角色形象内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传播,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这一形势,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动画角色领域,能够推进构建新的、符合当代人审美的艺术形象,进而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在动画设计领域,角色的塑造十分关键,通过引入唐朝艺术元素,可以起到丰富艺术形象、提升动画角色形象内涵和表现张力的作用。[1]另外,传统文化在长期演变中,为动画角色创新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形成了一些为人们所熟悉的艺术形象,人们对这些形象存在一定的情感倾向和审美偏好。因此,构造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角色更容易吸引观众,加深观众对艺术主题和动画形象深层次的联想,进而起到丰富动画形象的作用。其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创造积累的智慧结晶,并且在漫长的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愈加多样化。积极促进唐代艺术元素和动画角色设计融合,不断创新创作,借助多元化的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从小培养少儿的文化意识,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心有着积极作用。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通过动画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升民族凝聚力,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2]
三、当前国内动画角色设计存在的缺陷
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成功的核心,同时能够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象。优秀的动画角色,除了艺术造型的优美、鲜明,同时还要展现出本土文化特色,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动画角色当属《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其造型十分独特,以传统戏曲脸谱勾画的形象,蕴含着仁义、忠诚的寓意,能够带给观众别样的情感体验。[3]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动画的发展,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上都有所倾斜,但是质量上乘、角色形象鲜明的动画作品不多。究其根本,首先是由于一些国产动画角色往往显得扁平化,设计平庸。其次,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和束缚,当前设计的动画角色缺少美感,也缺乏本土文化的运用。一味追求在动画角色设计上利用先进技术,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张力,忽视动画角色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是当前国内动画创作中角色设计上的一大缺陷。缺少文化内涵的动画作品,自然无法打动观众。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纵观动画艺术创作历史,从人们熟悉的剪纸动画、水墨动画,再到今天越来越成熟的三维动画,有很多优秀动画作品均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其通过借鉴传统艺术造型,增强了动画角色的生动性,进而起到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例如,唐三彩作为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其造型饱满、色彩绚丽、线条流畅的特点,客观反映出唐朝开放包容的时代特点,并生动形象地彰显了唐代欣欣向荣的社会风貌。将唐三彩相关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能够提升动画角色张力,加深观众印象,并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中国唐代艺术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合运用
(一)唐代造型艺术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成功的动画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艺术造型和鲜明的性格特点,譬如将唐三彩人物俑的艺术元素融入角色造型设计中,发挥唐三彩人物俑夸张、生动的造型特征,以此设计的动画角色就更能表现唐代的艺术气息,展现唐代文化特色。这不仅可以有利于塑造具有本土化风格的动画角色,还可以赋予其别样的内涵和创意。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艺术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形态生动性。动画角色形态设计,主要是指角色外部体型轮廓,优秀的动画角色形态简洁、轮廓清晰,因此角色设计中应该注重角色身体细节刻画与处理,提升整体协调性。例如,西安出土的《三彩贵妇俑》丰肌秀骨,充分彰显了唐代以胖为美的特色。[4]形态更加圆润,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如面如满月,细目如丝,整齐的乌蛮髻,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美女雍容、自信的特点。胡人俑造型多变,有骑在骆驼上的,也有在路上手牵骆驼的,反映了唐代人民宽容待人、豁达包容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要注重人物形象的鲜明性。要使人物形象立体,性格特征鲜明,动画角色表情的塑造十分关键。饱满生动的形象离不开鲜明的表情和夸张的动态,这可以通过人物形象起到渲染故事情节的作用,带动观众情绪,丰富作品内涵。如《功夫熊猫》中阿宝形态夸张,表情丰富有趣,为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魅力。除了唐三彩,唐代敦煌壁画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范畴。譬如动画作品《穿越时空的敦煌十二宫》中,将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图案运用在十二宫设计中,飞天图案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造型变得更加生动、多样。其大胆地运用藻井图案,并适当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最终呈现出的藻井图案生动、复杂且丰富,实现了依据设计主题思想对唐代敦煌壁画艺术元素的提取,化繁为简后完成设计。飞天形象的角色,则将原本盛唐时期39窟献花飞天形象借助现代视觉手法进行巧妙加工,提炼其中飘带和裙式元素,通过飘带变化来呈现出不同的飞天造型,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
(二)唐代艺术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色彩的选择,可以起到烘托氛围、增强角色性格和外形的作用。色彩具有偶发性特点,强调运用时呈现非标准的、动态的即时效果,有别于以往的静态色彩。偶发性色彩深浅不同,配合肌理色块轮廓变化,可以大大增强设计趣味性。绚丽的偶发性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应用,可以增添角色张力和炫目感,视觉冲击更加强烈。[5]唐代艺术作品中,关于颜色的选择多样,常见的有黄色、绿色、褐色、白色和蓝色,还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混合、交替,呈现新的色彩,增强作品整体视觉效果。要做到色调丰富但不混乱,使动画作品整体控制在和谐的氛围中,颜色不沉闷、不花哨。唐三彩对颜色的运用十分巧妙,通过不同色调的结合营造出自然流露、天真可爱的美感,有助于营造别样的意境。将其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可以丰富角色的艺术语言,使角色动作形态更加自然,潜移默化中流露出唐代艺术中不求其似而求其神的美学意境。
(三)唐代绘画线条表现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在动画设计中,通过流畅的线条能够有效表现动画角色的特征,体现动画作品的主题、人物性格特征及审美情趣,如康定斯基的线条,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组合、犬牙交错、疏密对比、粗细相衬等手段展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脉络。要通过对唐绘画风格的分析对比,融合优秀的唐代绘画风格,借鉴其中的线条表现,设计出符合角色形象的动画设计素材,并应用到动画设计作品中,从而达到情感与艺术交融、和谐表现的优秀作品。流畅的线条可以起到增强动画角色形象美的作用。线条或柔美流畅,或挺拔刚劲,能够增强不同角色的艺术特征表现。如《大闹天宫》中借鉴唐代敦煌飞天的“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线条特色,极大地增强了动画角色的艺术表现,线条更加强劲、夸张,为动画角色带来了别样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唐代绘画造型元素和构图法则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融入
首先,在动画人物及道具角色设计中,挖掘唐代优秀的绘画题材、诗歌民俗意蕴、图案设计题材等,提取和运用其中优秀的绘画造型元素,可以丰富动画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动画设计的视觉效果;其次,可以借鉴唐代绘画元素的构图法则。构图对动画作品的设计和情节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唐代绘画元素的构图法则进行分析和借鉴,运用到创作设计动画角色的造型构图中,以进一步提升动画作品的设计内涵和美感。对唐代画家不同的绘画特点,可以多方面学习挖掘,如学习张璪、王宰、项容、毕宏、刘商等山水题材元素的创新运用,学习边鸾、梁广、刁光胤、滕昌祐等对花鸟鱼虫惟妙惟肖的构图,学习韩滉、戴嵩等对牛的刻画,学习李渐、李仲和父子对异域空间环境的描写绘画。
(五)唐代民俗艺术元素的融入
民俗艺术是唐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通过民间工艺、民间装饰等民俗艺术元素的深入挖掘和运用,能够丰富动画视觉元素,提高审美表现。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也是动画设计可运用的素材宝库。创作者要熟悉和掌握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的脉络,并将其故事结构运用到动画创作中,这有利于动画情节的创新和创作,并使动画的剧情更加流畅,角色塑造更加饱满。[6]
五、中国唐代艺术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外延发展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了“责任目的”问题,认为设计创作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本质上是强调社会责任,呼吁创作者展开以解决社会性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探索。在将唐代艺术元素融入动画角色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具有责任意识,全方位考虑其形式外延和思想内涵,在注重视觉表现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观众的内心感受,要传播健康积极的动画内容。在创作优秀动画的同时,也要推进动画的影响力,促进动画衍生作品的发展,设计优秀的文创产品,进而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7]通过动画设计的发展带动地方动画产业发展,最终促进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
六、结语
唐代的艺术发展辉煌璀璨,展现了中国当时的文化自信,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也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将唐代的艺术元素应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作品中,能够增强动画的表现力,促进动画创作本土化风格的形成,使动画作品更加符合本土观众的审美,同时也发挥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8]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充分发扬本土文化特色,能够促进优秀作品的产生,也能够推进国产动画的广泛传播,吸引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观看和喜爱。综上所述,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创新运用中国唐代艺术元素,有助于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美感。借助唐代艺术元素,可以赋予动画角色别样的生命力和张力,提升动画作品整体呈现效果,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关晓轩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唐代审美特点对当代动画的影响是使得当代动画中的人物体现了唐代的审美特点,比如丰腴为美,积健为雄。
以唐朝审美特点:
1.丰腴为美 唐代文化,尤其是盛唐 以丰腴为美,追求雍容华贵的气韵 “以丰腴为美就是喜欢胖子” 这个观点早应淘汰 中唐时期的仕女画有很多 当时流行把人物画得圆润些 即便如此也没在画卷里看到过几个大胖妞 唐朝讲究的是珠圆玉润,是健康之美 呈现在画上的身体线条大多流畅柔美 盛唐的时风尚“肥” 人物作品以硕大丰满为美 绘画中张萱开创了所谓“绮罗人物” 至今还有人称女子的体态丰满为 “唐人风韵” 再看看唐代女俑、壁画等作品 能从中感受到唐代妇女的生活 充盈着活跃的生命力 她们丰满健康、浪漫奔放 透着一种质感美 她们打球、骑马、射猎、郊游 生活多姿多彩 唐代人物形态追求丰满之美 书法、文章也追求雍容华贵之气 颜真卿书法散发着大度气质 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博大典雅 这些都可以视作具有华贵韵致的代表
2.积健为雄 唐代审美不仅崇尚肥硕丰满 而且追求刚健有力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动物俑 尤其是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上 “昭陵六骏” 典型地说明了唐人喜爱骏马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