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是一个汉语成语,不是歇后语,没有下一句。
释义:挂着羊头,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比喻表里不一。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白话译文:挂着羊头,却卖狗肉,以坏充好,长此以往下去,好的东西就快要灭迹了。
语 法: 复句式;作谓语、补语;指名不副实。
例句:这些“网上医生”挂羊头卖狗肉,看病是假,卖药是真。
典故:
齐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
晏子觐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
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扩展资料:
挂羊头卖狗肉的反义词是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读音míng fù qí shí,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副:符合,彼此相称;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实:实际。
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白话译文:君主以德修身,在本国有很高的声望,一定能有所成绩,为世人美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远超他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例句:我们慕名来到了这家特色餐馆,品尝到了他们的招牌菜后,都真心地夸赞他们的美食招牌菜名副其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挂羊头卖狗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副其实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挂羊头卖狗肉”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诈欺骗。【释义】挂着羊头,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比喻表里不一。
虚有其表:绣花枕头稻草芯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
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
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
众擎易举:众人拾柴火焰高
臭味相投:一个鼻孔出气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贪得无厌: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谨小慎微:走路生怕踏死蚂蚁
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
越俎代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祸不单行:屋漏偏遭连阴雨
众志成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张冠李戴:张公帽子李公戴
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
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
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每况愈下:一蟹不如一蟹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
寡不敌众:好虎抵不住群狼
风牛马不相及:井水不犯河水
歇后语:挂羊头卖狗肉的下一句:里外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