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
深刻的思想内涵才是最大的亮点,
也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无论从宗教、
生态、
哲学甚至语言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都值得观众细细品味。靠信念,他神奇地活了下来。
一、
《少年派》充分的表现出了李安成熟高超的艺术功力
1.
三条线索的互补和角逐
关于李安在电影里置入的三个故事,也就是三个角度来呈现一个事件,成为了观影者对
影片对饶有兴趣的部分。
你到底相信哪一个故事,
也成了影片之后观众之间对人性拷问的一
个游戏问答。
第一个就是影片大部分精美壮观的部分,即海上漂流,少年派独自与孟加拉虎对峙、帮
助、共处的故事
;
;影片用日本保险公司的人不相信这个故事,用无人岛不存在的客观事实
来逼供出
“真实”
的第二个故事,
当然显得更加黑暗和残酷,
显然没有人兽共同对抗大自然
来得壮丽;
更为绝望和幽深黑暗的是讲述人没有讲述的故事,
即隐含在叙事部分空白处的情
节。
内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诉观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而我们不愿正视或看不到
他人的内心,通常都有一个令人战栗的疯狂和野蛮滞留其中。
之所以有几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在同一部作品阐释,正是因为李安的聪明和力量,他对
于作品的驾驭和本身对复杂人性的理解,
甚至他的懦弱和狡诈,
都已经成为观众对完美作品
的一种极致审美。
2.
画面安静、悠远宛如水墨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李安形容为自己的
“
一个梦境
”
,纵观李安这位导演,他的梦境
必然是安静、
悠远的,
而这部电影的画面就是这样。
影片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多次出现的
海洋镜头,
无论是派在海底看见大船缓缓沉没,
还是他在如镜面一般的海水上获得重生,
甚
至派孤独地对着大海落泪
……
无论当时派的情感是快乐还是心碎,
这些海洋的镜头都异常安
静,每一帧都像一幅水墨画。
3.
李安惯有的东方思想
李安在好莱坞的电影,
一向以东方思想去拍摄欧美人的故事,
从而
受到全世界观众的青睐。
在这样一部貌似主打视觉效果的影片里,
李安仍然把他的东方思想
融入到该片的方方面面,男主角派的语言、举止、甚至思维方式,都极具印度色彩。
二、从影片的商业性上看
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无论从投资、制作、宣传无一例外地都走大片路线,但实际上该片
并不是传统商业电影的模式。
没有救世者灵魂附体的英雄,
也没有波澜壮阔的爱恨,
该片就
和李安以往的电影一样,节奏舒缓、悠长,完全是一部文艺片的调子。片名《少年派的奇幻
漂流》将影片分成三个部分:
“
少年
”
、
“
派
”
和
“
奇幻漂流
”
,电影用了近一个小时去介绍派从
出生到成长为少年时在印度的生活,
这段情节略显得有些缓慢,
而且夹杂了很多派的父亲向
他介绍人生观以及派对宗教的思考的情节,
观众需要很强的耐心,
才能坚持看到真正
“
奇幻
”
的故事
,
而让观众倍感期待的
“
奇幻漂流
”
部分,只在电影里占一半左右,这个部分其实才真
正展现了该片商业巨制的色彩。
2.
特效的催化!
《少年派》的成功,技术的突破性运用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奇幻漂流的梦
幻海景,以及老虎、斑马、猩猩、鬣狗、各种海中动物,都是在成熟的特效技术上呈现出来
的。
当画面试听的奇观如此神妙,
真的能够弥补观众对于情节的注意力,
让整个电影向生理
视觉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电影不仅真实可信,更可以单纯以猎奇而赢得天下!
其拍摄的手法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也不同于动画电影那般夸张,
《少年派》很好
的依靠三维技术,
把写意和写实,
把浪漫和现实巧妙地杂糅的天衣无缝,
片中各种动物的细
节奇观,
老虎的眼神,
鱼儿的鳞片反光,
午夜的星辰和海洋生物的荧光,
既是本着写实的思
路去精心建构,
但是其效果却是饱和的高度完美,
形成了基于三维技术的独特美学。
单从这
种标杆性的美学意义来说,
《少年派》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