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
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加大保护现有植被的力度,严格限制森林砍伐,禁止毁林毁草开荒,25度以上耕地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坚决制止一切人为破坏现象,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推行以电代柴、以煤代柴,发展沼气,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发挥林草植被的生态功能。
二、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建立健全管护机构,强化监督管理。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草场封育轮牧等生态修复措施,加大保护现有植被力度,发挥林草植被的生态功能;禁止毁林毁草开荒,25度以上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科学制定开发建设活动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预防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三、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水土保持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繁重。伴随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公路、铁路、港口、矿山、城镇、乡村道路、能源开发等许多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强度不断加大,人地矛盾,人水矛盾日益突出,加上一些地方地貌和土壤条件弱,山林树种单一,人工林多,原始森林植被少,蓄水保土能力低,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水土保护任务十分繁重。尽管近几年部分已经治理的水土流失区,生态基础仍很脆弱,容易反复。
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一些部门和地方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往往只看眼前利益、部门或局部利益,“重开发、轻治理”、“只开发、不治理”、“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还较突出。一些开发建设项目没有申报水土保持方案,有的虽有方案却不落实,弃土弃渣未定点堆放,随意向河溪倾倒。“一案三同时”制度在许多地方和工程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由于规划和指导不到位、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山地农业开发存在过度、无序现象,加剧了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投入不足。部分市、县(区)没有根据“一法一规”的规定,在财政预算内安排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法规中规定的一些生态补偿要求,也未得到很好落实。
目标责任制不够健全,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市、县(区)没有按照“一法一规”规定,建立和落实政府领导任期内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不够完善,动态监测预报能力与实际需要尚有较大差距。水土保持队伍和装备建设也有待加强和提高。
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水土保持相关主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调整相关主体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