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和排比。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明喻:甲像乙。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用“像”“像......一样”“仿佛”等比喻词。
2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3暗喻: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二、比拟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1拟人:特点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人来写,但要注意抓住物事的特征,比拟要恰当。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2拟物:是把人当物来写,运用比拟时要注意人和物一定要有相近或者相似点。
三、夸张
夸张是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强等处夸。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处夸。
3超前夸张: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者同时出现的。
四、排比
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而语气相一致的词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